(2018年1月)
2017年,太阳集团官网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发展新常态,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克难攻坚,加快发展,不断深化内涵建设,持续提高办学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新贡献。现将一年来学校的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
学校党委清醒地认识到,贯彻执行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是对高校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必须严格遵守和坚决维护。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党委始终把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省委保持高度一致。学校领导班子通过集体学习交流、党政联席会议、民主生活会相互提醒等方式不断增强领导班子成员对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的理解,切实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能力,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不打折扣,不搞变通,确保政令畅通,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上来。
二、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工作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历来受到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学校党委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作为主要任务,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案》,围绕“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培养目标,强化全员育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初步形成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国旗下讲话”“道德讲堂”“心理健康教育”等“五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坚持全体师生周一升国旗和国旗下讲话,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成为全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牌;利用传统媒体和微信矩阵等新媒体,开展灵活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五˙四”“七˙一”“十˙一”“一二˙九”等重要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年学校105人成为省级优秀毕业生,46人成为省级三好学生,20人成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获得省级先进班集体20个。《以国学经典润泽学生心灵——太阳集团官网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荣获河南省高校校园文化二等奖;《沐浴道德洗礼·品悟道德力量》被评为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校团委被评为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电气工程学院团总支被评为三门峡市五四红旗团支部。二是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学校成为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强阵地。校党委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贯彻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印发了《贯彻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的实施细则》,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切实把上级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通过齐抓共管,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及应急处理,加强对学术报告、研讨会、讲座、论坛等的管理,抓好主阵地建设和主流文化的宣传引导等,确保我校成为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强阵地,去年9月份顺利通过了省高工委的意识形态工作检查验收。
三、突出重点工作推进科学发展
揽全局、抓大事是党委的根本职能。一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始终把主要精力放在议大事、抓大事上,学校的主要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内涵建设不断加强。学校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一是全面完成国家级优质高职院校项目建设阶段性任务。全面贯彻落实《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实施方案》精神,申报成为河南省国家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按照国家级优质校建设要求,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建设方案并抓好落实。开展了院部标杆分析工作,8个院部分别选取了国内7个省份、13所国家示范院校和国家骨干院校进行了标杆对比分析,通过实地考察、信息搜集、优质校建设关键指标比对分析等,找差距、明目标、补短板、求发展,成效显著。二是抓好专业和课程建设。学校以校级优质骨干专业建设和特色专业群遴选工作为抓手,全面加强专业建设。2017年新增了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珠宝首饰技术与管理(黄金珠宝方向)、物联网应用技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空中乘务等5个专业,完成了小学教育(全科教育)、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电梯工程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等5个2018年拟新增专业和2018年拟招生专业的申报。同时,做好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和建设,软件技术专业成为河南省综合试点专业建设项目,电气自动化教研室成为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ASPNET项目开发》成为河南省在线开放课程。三是以创新创业教育引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三段融通”的“双创教育”模式,将“双创教育”落实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双创教育”引领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改革和实训基地建设。修订了2017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印了2017级53个高职专业、18个校企合作专业,8个五年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承办了三门峡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成立虢之源创业服务公司实现市场化运营,成立了创业导师团队和创新创业协会,开展了创业大讲堂、创业训练营、创业培训等活动,我校在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优秀组织奖,虢之源众创空间获评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建设项目,获河南省众创空间备案单位。四是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持续推进院部教学绩效评估和学生学业预警工作。各院部通过教学绩效评估,不断诊断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问题,提出改进的思路与措施,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学生学业预警,学生到课率、期末考试参考率、学生补交学费率明显提升,学风考风明显好转。开展了为期15天的教学秩序专项大检查,日常教学秩序进一步规范。五是实践教学条件不断完善。市中心医院和职工康复医院成为我校教学附属医院。完成了文博城工程训练中心的改造装修,以及电子商务运营及高技能鉴定中心、智能制造工程训练中心、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中心、互联网与云技术应用中心、大学物理实验室、3D打印技术实训室等10余个实训基地项目的建设工作,大大改善了实习和实训条件。六是学生职业技能大幅提升。通过“以赛促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通过“以赛促教”促进实践教学的改革。成功承办了第八届全国职业院校民政职业技能大赛和第十届河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竞赛,共获得国家级技能竞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省级技能竞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8项,优秀奖6项,学校荣获第八届全国职业院校民政职业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和第十届河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
(二)师资队伍不断增强。坚持人才强校战略,采取引进和培养并举的方式,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通过搭建教学科研平台、给与优惠政策,引进外籍博士后1人,支持16名在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二是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引进了30余名紧缺专业的高学历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三是积极推进人事代理制度,公开考试录用了56名人事代理人员;四是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校本培训,邀请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会长周建松同志等多名专家来校讲学,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五是组织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及企业顶岗锻炼510余人次;六是鼓励教师提升职称层次,全年有18人通过高级职称评审。
(三)中高职衔接取得新进展。学校和湖滨区政府合作,依托三门峡市教师进修学校成立了教育学院;和陕州区政府合作,依托陕州区职业中专成立了交通学院。已和渑池县政府达成合作意向,依托渑池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成立信息学院,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四)招生就业工作成绩斐然。学校通过持续抓内涵建设,抓专业调整,使学生能够学得活、用得上,继续呈现出“出口畅、入口旺”的良好态势。全年共新增各类学生6742人,其中本科学生355人,专科学生5125人,五年制学生404人,高职教育特色班858人,录取人数和报到人数排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全校毕业生就业率继续保持在96%以上,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度达70%以上,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满意率达到95%以上,就业质量明显提高。
(五)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一是加强智库建设。召开了三门峡高校智库建设推进会,四个科研团队围绕三门峡市重点工作开展研究,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学校被三门峡市委政策研究室评为政研工作先进单位。二是加强科研项目建设。全年新增科研项目70项,共获得各项科研成果491项,著作成果53部,获得专利34项,22个科研项目获得省市奖励。三是继续教育成效明显。学校坚持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并重,全年招收成人学历教育学员2381人;三门峡社区大学依托学校挂牌成立,全年培训各类人员21567人次。四是学报办刊特色进一步鲜明。全年学报共发表学术论文107篇,其中基金论文比例占到全年发文量的43%;共有58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目录索引,占到全部发文量的55%。学校当选为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高职高专专委会秘书长单位、全国高职高专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单位和河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副会长单位。五是图书服务功能持续增强。图书馆加强文献资源和数字化资源建设,全年共采购图书27960册,期刊779种,报纸82种,从省图书馆争取了5T的数据库资源。六是服务区域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充分发挥豫晋陕黄河金三角职业教育集团秘书处单位职能,以“高职发展的核心与主线”为主题,承办了第二届豫晋陕黄河金三角职业教育集团高峰论坛,来自三省八市的省市领导、专家、高校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达成了《三门峡共识》,有力地提升了豫晋陕黄河金三角高职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
(六)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一是新校区建设稳步推进。完成了新校区选址、土地征用、专项资金申报、建设资金筹措、校园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目前,新校区建设正按计划顺利实施。二是智慧校园建设步伐加快。编制了《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搭建起了“智慧太阳集团院”基本框架,建成了“单点登录、实名认证、无缝对接”的校园无线覆盖。三是后勤保障能力增强。对全校水电暖、学生宿舍、教室、实训基地等设施进行了全面的维修维护,拆除并改造了存在安全隐患的彩钢房。进行食品安全整治、食堂设施改造,稳定饭菜价格,提高饭菜质量,提高了师生的满意度。四是资金来源进一步扩大。争取到政策支持的国家高职中职奖助学金632万元,国家现代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资金1186万元,全民振兴计划专项资金750万元,优质校建设专项资金300万元,新校区PPP 项目专项资金50万元,国家基金项目资金1185万元,争取到三门峡市建设银行1000万的贷款,市投资集团公司借款3000万元,同时办理了中信银行1.7亿元和中原银行2000万元的授信业务,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了资金保证。五是民主管理不断加强。做好校务公开,召开了二届四次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听取和审议了学校工作报告、学校财务工作报告和学校工会工作报告,讨论和审议了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和《绩效工资实施方案》,通过了各项决议。
(七)本科教育规模快速扩大。2017年,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普通本科招生计划从300增长到400,招生专业从7个增加到10个,而且这10个专业分属不同学科,基本搭建起了独立设置本科学校的框架。
(八)中外文化学术交流顺利开展。学校与智利安德烈斯·贝洛大学和加纳皇冠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派送2名学生赴韩国留学深造,接待韩国安东科学大学文化交流团到我校进行友好访问。
四、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组织学校党员干部和师生收听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式,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组织学校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成员集中学习十九大精神;制定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工作方案》。各基层组织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专题党课、主题征文、主题班会和知识竞赛等活动,在全校迅速兴起了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使党的十九大精神进班级、进课堂、进宿舍、进校园,确保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覆盖,使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全校师生中落地生根;邀请中原网球管理中心副主任、雅典奥运网球女双世界冠军孙甜甜到校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邀请市委书记、十九大代表刘南昌到校以“投身新时代 爱我三门峡——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为主题,为青年大学生上党课;党委副书记、校长吴勇军以“习近平教育思想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高职教育优质发展”为主题,为全校教职工阐释了如何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2名市级干部参加了省委组织部举办的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党的十九大精神轮训班,选派2名县级干部参加了省高工委组织的十九大精神培训班,组织全校38名县级干部参加全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轮训班;组织开展全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竞赛活动。
(二)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成立了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领导小组,召开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常态化制度化工作会议对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对基层党组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了两次集中督导检查,进一步压实了责任。对学校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员活动日”工作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开展了学习廖俊波、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活动,组织了“一总支一品牌 一支部一微信群”“喜迎十九大党员亮身份”和“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党员示范岗”活动等。印发了《关于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进一步提高党组织生活质量的意见》,统一了学校全体党员学习笔记的记录格式,进一步加强了“三会一课”制度的落实。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做好党员发展。严格程序,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预备党员考察、党员教育等工作。全年发展党员 620名,714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共转入转出组织关系650人。二是促进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提升。采取专家讲座、实地考察、唱红歌等形式对13个党总支和32个党支部书记进行了集中业务培训。三是开展党建特色品牌创建活动。组织开展了学校第一届党建特色品牌创建活动,根据《党建活动专项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对立项的12个品牌活动给于经费保障。四是加强干部选拔任用。配合市委选拔了5名副县级干部,在各基层单位推荐基础上组织考察了40名副科级干部,考察材料连同干部档案已上报市委组织部审查。五是完成新的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对全校532名在职党员、55名退休党员和653名学生党员信息进行了核对,完善了新党务管理系统数据库。六是加强宣传报道。全年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发新闻稿件850余篇,提高了学校社会知名度。七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举办道德讲堂,推荐评选道德模范,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等,不断提高文明单位创建水平,学校顺利通过了省级文明单位复查验收。
五、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
学院党委和纪委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推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工作。
(一)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学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和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一是高度重视。按照上级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工作要求,制定了《学校两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两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主要内容、保障机制和检查考核方式;制定了《廉政谈话制度》,实行党委书记对各党总支书记,校长对各院部院长(主任),其它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部门负责人,各部门、各院部党政负责人对中层副职干部逐级进行定期约谈,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二是签字背书。制订了《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书》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任务清单》,将全年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进行分解,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签订,分管领导与所分管的部门签订,逐项明确主体任务与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着力解决主体责任虚化空转问题。三是强化考核。针对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每半年对各部门、各院部和领导干部个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一次考评,年底组织全面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二)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学校纪委按照“三转”要求,集中精力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为12个党总支配齐了纪检委员,充实了监督力量;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工作纪律专项检查,加强作风建设举办廉政文化大讲堂,开展“廉洁家庭”评选、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暨廉洁教育系列活动,营造和谐清廉的校园氛围。
(三)廉洁自律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学校严格落实《党委会议事规则》和《院长办公会制度》,严格“三重一大”集体研究程序,按照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公务出差(国)规定,严格审批程序,有效地控制了“三公”经费的支出;严格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程序,加强了内部审计,推进校务公开,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2017年,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教育事业实现了健康发展。但是,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学校在师资队伍结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实验实训条件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2018年,学校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内涵建设和创新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升质量为中心,以国家级优质高职院校和独立设置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为重点,以抓好党建为保证,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高效能,保持稳定,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8年1月12日